守株待株组词和拼音
“守株待株”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ǒu zhū dài zhū。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意是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有侥幸心理,希望不劳而获。后来也用来讽刺那些思想僵化、不知变通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守株待兔”更为常见,而“守株待株”则较少使用,但其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
“守株待株”的基本含义
“守株待株”中的“株”指的是树桩或农作物的根部残余部分。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偶然间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于是他就不再耕作,天天守在树桩旁等待下一只兔子自己送上门来。最后的总结他一无所获,田地荒芜。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固步自封、依赖运气而不肯付出努力的行为。
与“守株待株”相关的组词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守株待株”不太常用,但与其相关的词语和表达却非常丰富。例如: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最常见形式,意思相同。
- 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形容拘泥于老方法,不知变通。
- 坐享其成(zuò xiǎng qí chéng):指不劳动而享受他人劳动成果。
- 缘木求鱼(yuán mù qiú y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守株待株”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守株待株”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进取心、不愿创新的人或行为。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公司长期沿用旧模式而不思改革,就可能被形容为“守株待株”;在个人发展方面,若一个人总是等待机会降临而不主动争取,也会被认为是在“守株待株”。
最后的总结
“守株待株”虽是一个古老的成语,但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成功来自努力和行动,而不是空等和幻想。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避免“守株待株”的心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能真正把握人生的方向。
本文是由每日文章网(2345lzwz.cn)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守株待株组词和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