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怎么读拼音怎么写
“束手无策”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shù shǒu wú cè**。其中,“束”读作 shù,意思是捆绑、限制;“手”读作 shǒu,指的是手;“无”读作 wú,表示没有;“策”读作 cè,指的是计策、办法。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捆住了手,拿不出一点办法来,形容面对问题时毫无应对之策。
成语来源与典故
“束手无策”最早见于《宋史·李纲传》:“敌势如此,吾兵无措手之地。”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形式。历史上有不少战役或事件中,都曾出现过“束手无策”的局面。例如,在古代战争中,将领若无法应对敌军的新战术,常常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却无力回天。
使用场景与例句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突发情况或复杂问题时,感到无能为力的状态。比如医生在遇到罕见病症时,可能会“束手无策”;家长在处理孩子叛逆行为时也可能感到“束手无策”。常见例句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大家全都束手无策,只能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近义词与反义词
“束手无策”的近义词有“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等,都表达了缺乏应对办法的意思;而它的反义词则包括“应付自如”、“胸有成竹”等,强调的是从容不迫、有对策的状态。
教学与学习建议
对于正在学习中文的学生来说,“束手无策”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成语。建议通过造句、情境模拟等方式加深理解。同时注意其正确的拼音书写:shù shǒu wú cè,四个字分别对应第四声、第三声、第二声和第四声,发音要准确。
本文是由每日文章网(2345lzwz.cn)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束手无策怎么读拼音怎么写Word版本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