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时早睡可能比跑步更管用”这一说法,看似颠覆认知,实则蕴含着睡眠与代谢、体重管理之间的密切关联。从科学角度看,优质睡眠对减肥的影响。
早睡如何“助力减肥”?
调节食欲激素,减少暴饮暴食
睡眠不足会严重干扰体内两种关键食欲激素的平衡:
瘦素(Leptin):由脂肪细胞分泌,负责传递“饱腹信号”,睡眠不足会使其分泌减少(约降低15-20%),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
饥饿素(Ghrelin):由胃黏膜分泌,刺激食欲,睡眠不足会使其水平升高(约增加20-30%),尤其会让人对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产生强烈渴望。
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每天<6小时)的人,肥胖风险会增加50%以上。而早睡保证7-9小时睡眠,能让这两种激素维持平衡,从根源上减少“管不住嘴”的冲动。
提升代谢效率,避免热量堆积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代谢调节的重要时段:
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脂肪分解、肌肉合成(肌肉量越高,基础代谢率越高);
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类似“轻度胰岛素抵抗”),使身体更难代谢碳水化合物,多余热量更易转化为脂肪囤积(尤其腹部脂肪)。
相比之下,即使坚持跑步,若长期熬夜,代谢效率低下,也可能陷入“越运动越难瘦”的困境。
减少“代偿性进食”和无效消耗
熬夜会让人白天疲惫乏力,一方面可能通过“吃”来提神(如喝奶茶、吃零食),形成额外热量摄入;另一方面,疲劳会降低运动意愿,甚至减少日常活动量(如久坐代替散步),导致“热量缺口”难以维持。
而早睡早起的人,精力更充沛,更易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