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的拼音和意思
“无动于衷”是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成语,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拼音和意思。
拼音
“无动于衷”的拼音是“wú dòng yú zhōng” 。其中,“无”读音为“wú” ,声调为阳平;“动”读音为 “dòng”,声调为去声;“于”读音为 “yú” ,声调为阳平;“衷”读音为 “zhōng” ,声调为阴平。在读音方面,需要注意“衷”字不要读错,有些同学可能会误读成“zōng” 。
字面意思剖析
“无动于衷”从字面来看,“无”即没有;“动”表示触动、感动;“于”在这里是一个介词,可理解为对于;“衷”指内心。整体连起来,字面意思就是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内心没有任何触动 。形象地展现出一种面对外界刺激时,内心毫无波澜的状态。
来源与用法
“无动于衷”出自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该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例如,“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他却无动于衷,真是让人着急。” 这个句子里,“无动于衷”作谓语,描述了“他”面对紧急情况的冷漠态度。
实际运用场景
在很多场景中都能见到 “无动于衷” 的身影。在社交场合里,如果有人提出一个合理的请求,而另一个人却毫无反应,就可以说他无动于衷;在公众对一些社会问题表达关注和呼吁时,某些人对此不闻不问,同样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比如在一些环保公益活动中,当大多数人都在积极参与,呼吁保护环境时,有个别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无动于衷 ,继续破坏生态环境。这个词在这些场景里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或事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冷漠姿态。
近反义词
“无动于衷”的近义词有 “置若罔闻”“麻木不仁”等。“置若罔闻”强调对别人的话或外界的声音好像没听见一样,不予理睬 ,“麻木不仁”更侧重于形容人思想不敏锐,反应迟钝,对事物毫不关心。 而它的反义词有 “心有所感”“感激涕零”等。“心有所感”表示心里有了一定的感触和反应,“感激涕零”则是形容人因感激而流泪,表达内心极大的触动,与“无动于衷”所表达的毫无触动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的总结
总之,“无动于衷” 这个成语以简洁而准确的方式描述了一种面对各种事物时内心毫无反应的状态。了解它的拼音以及确切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写作等方面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让我们能更好地体会汉语的博大精深 。通过不断运用这个成语,我们能更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感 。
本文是由每日文章网(2345lzwz.cn)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无动于衷的拼音和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