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音对应的词语及理解
“也赶趟儿似的”的拼音是“yě gǎn tàng er sì de”。“赶趟儿”这个词很有生活气息,在北方方言里,它表示赶得上某个时候,或者能和别人一样赶上某种潮流、形势等。比如“桃花也赶趟儿似的开了”,就是桃花也像是和别的应季的花朵一样,到了该开的这个点儿就开了,有一种顺应时节、不甘落后的感觉。这里的“似的”,使得整个表述更加生动形象,带有一种仿佛、好像的意味。
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赶趟儿似的”这样的表述常常被使用,用来增添描写的生动性。例如在朱自清的《春》里,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其中各种自然景象、人们的活动就好像是都赶上春天的趟儿了一样,各自展现出自己的活力。
三、在口语表达中的意义
在口语中,“也赶趟儿似的”这种表述非常接地气。它可以用来描述人对一种趋势或者潮流的跟随。比如说“大家都开始学瑜伽了,她也都赶趟儿似的去报个班”。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发展状态,“新出了一种流行的发型,好多人的头发也都赶趟儿似的变了模样”。这种说法很口语化、很自然地就能表达出那种“跟着潮流、形势或者别人脚步走”的意思,同时“似的”又让这种表述带有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不会过于刻板。
四、不同地域语言中的类似表达
在汉语的其他地域方言中,也有类似表达这种“赶上进程”意思的说法。比如在吴方言中,可能会说“也一道(跟得上趟儿,赶得上)”,在粤语中可能有“都跟得上”之类的表述。虽然具体的用词和发音不同,但都表达了类似“也赶趟儿似的”这种语义。这也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人们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着相似的概念。
本文是由每日文章网(2345lzwz.cn)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也赶趟儿似的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