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河南连日阴雨,小麦快烂在地里了

zydadmin2023-06-01  67

又是强降雨,又是河南,又一次引起了全国关注。

刚刚过去的这一轮强降雨,恰好撞上了当地冬小麦的收割季。冬小麦是秋天播种、越冬后来年夏天收割的农作物,大量雨水到来,会让已经成熟的麦子发霉变黑,这种小麦一般被称为“湿麦”。

湿麦磨成的面粉勉强能吃,但口感很差,即使趁热吃也很不筋道,像一团面糊一样,一旦放凉了却又硬得废牙。因此,湿麦的收购价要比正常麦子低不少。

如果收割再晚一点,湿麦就会发芽,变成“芽麦”。芽麦很难加工成面粉,大部分只能用作饲料加工处理。

理论上说,为了减少降雨造成的损失,受灾地区应该尽快组织小麦抢收。然而,去往麦田的收割机却被拦在了高速上。

一、收割机被拦在高速,怎么回事?

事发地点是在河南南阳。虽然只是一个地市,其出产的冬小麦产量却占到全国的3%以上。这么大的产量,如果没能抢收,极有可能造成冬小麦歉收,不仅会造成农民收入损失,还有可能传导至下游,引起面粉、食品等产业原料价格上涨,影响物价稳定。

抢收小麦的“抢”字,真不夸张,小麦的成熟速度素有“麦熟一晌”之说。有时候上午还没成熟的麦子,下午却可以收割了,足以见其成熟之快。如今碰上大雨,更是要争分夺秒,稍有延迟都会面临更严重的损失。

但去南阳抢收小麦的收割机,却被堵在高速路出口、排起了长龙。最新报道称,这些收割机不能下高速的主要原因是:车辆超高、超宽,或者没有办理“跨区作业证”等。

这引起了许多网民的质疑:“难道当初收割机上高速的时候,就不超宽、超高了吗?”如此看来,很可能是跨地域协调机制出现了问题。

上高速时尺寸不超标,下高速时却超标?(图/抖音)

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迁往城市打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同时,农业机械的普及也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提供了技术基础。

农业机械价格昂贵,并非所有农民都能负担得起,这样就催生了专业“机手”这一细分行业。由于我国跨纬度广,南北温差较大,不同区域农作物成熟时间有早有晚。机手们便在农作物成熟季节,由南到北规划路线跨区作业,依次收割,中间赚取一些服务费,作为回报。

农业机械体积较大,上高速公路时存在超宽、超重等问题,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车辆的行驶安全,1996年开始,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每年提前免费发放“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拿到作业证的车辆才可以免费上高速。

跨区作业证,长这样。

业内人士指出,机手们需要申领的证件不只这一个,还包括身份证、收割机行驶证、收割机购买的发票、出厂合格证……

据凤凰网报道,当地农管曾下乡检查农用收割机或者“跨区作业证”,导致收割机被扣。

在事件发酵后,南阳当地回应,称该事件已经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协调下得到妥善解决,所有收割机当天就下了高速,顺利进入南阳实施作业。

河南其他地市也在行动,抢收小麦。(图/央视)

通告中,当地政府号召本地的724台履带式收割机尽快上地,并与周边地区联系引进履带式收割机,力争将阴雨天对小麦机收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2715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